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|

Chinaunix

 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
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
查看: 2907 | 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面向服务的“服务化网络”和“物联网” [复制链接]

论坛徽章:
0
跳转到指定楼层
1 [收藏(0)] [报告]
发表于 2011-03-07 13:32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面向服务的“服务化网络”和“物联网”






业务整合的服务化网络的愿景得到SOA的巨大推动。SOA成了服务化网络实际的架构。一篇出自SAP研究员Dominique Guinard、Stamatis Karnouskos、Patrik Spiess和Domnic Savio的IEEE论文扩展了该视野,使得虚拟的业务应用世界与物理设备世界的边界模糊化了。他们的研究工作促成了SOCRADES整合架构(SIA)的建立,有助于通过面向服务的方式实现现实世界的设备与标准IT系统间的整合。

最开始,几位研究员意识到的挑战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设备上实施SOA,尤其是WS-*标准。从这套系统中识别出的四个需求构成了SIA中许多流程的设计与实现基础。它们是:

R1:最小化服务开销。由于大多数现实世界的服务是由嵌入式设备提供的,它们只有有限的计算能力,因此,轻量级面向服务的范式成为必须。与使用私有API相比,这种方式不会产生太大的开销。

R2:最小化注册工作。设备应能通过网络发现功能向某个公开注册库发出服务通告。该过程应该是“即插即用的”,而无需人工干预。而且,设备仅需提供少量信息即可完成注册。

R3:支持动态查找和语境查找。它应能使用外部信息源以更好地表述查询。此外,查询应不只是简单的关键字查询,还需考虑语境(如位置、服务质量 、应用上下文等)之类的用户质量参数。对语境的支持非常关键,因为大多数现实世界中的设备执行的是在一个良好定义的语境(如,建筑物、建筑工厂等 )中的特定任务。

R4:支持按需供应。嵌入式设备上的服务提供的是非常原子性的操作,比如从某个温度计上获取温度数据。所以,虽然无线传感器网络(Wireless Sensor Network,WSN)平台千差万别,但传感节点提供的服务却非常相似,而且能够根据开发需求进行按需部署(或重部署)。

以上四大需求是现实世界服务发现与供应流程(Real-World Service Discovery and Provisioning Process,RSDPP)中的重点内容,RSDPP又是该论文的核心。该流程站在较高的层次使用了两种方法:用于实现Web服务的设备概要(Device Profile for Web Services,DPWS),它定义了一小组在有限资源的设备 上实施的WS-*标准;另一种方式是轻量级的RESTful API。论文的其他部分关注在RSDPP的注册、发现和供应等子流程上。

人们为何要通过面向服务的方式将嵌入式设备的功能暴露出来?作者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优点:消除私有的驱动程序;提升设备间的水平整合以及与企业应用系统间的纵向整合;减少对转换网关的依赖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

  

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.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-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: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@pcpop.com 17352615567
未成年举报专区
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  联系我们:huangweiwei@itpub.net
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

清除 Cookies - ChinaUnix - Archiver - WAP -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