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|

Chinaunix

 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
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
查看: 13563 | 回复: 9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求利用udev rule将sda变为sdb [复制链接]

论坛徽章:
0
跳转到指定楼层
1 [收藏(0)] [报告]
发表于 2009-08-27 03:06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20可用积分
环境:一个机器上接了两个raid卡,同样的芯片组,分别接内置硬盘和外接盘柜,

现象:装好系统之后,本地的磁盘为sdb,外接的磁盘为sda

问题:希望本地磁盘为sda,求利用udev规则的写法将其纠正,
        如果有别的solution也希望高手提供,并给以解释,非常感谢



tips:
1)请不要考虑IRQ的优先级(实践中不起作用),插槽的位置(固定死了)
2) 请不要发链接,有解决方案就直接贴
3)也请大家不要猜测原因,要有理论基础,thx

论坛徽章:
9
2015亚冠之阿尔纳斯尔
日期:2015-09-10 16:21:162015亚冠之塔什干火车头
日期:2015-07-01 16:23:022015年亚洲杯之巴勒斯坦
日期:2015-04-20 17:19:46子鼠
日期:2014-11-13 09:51:26未羊
日期:2014-08-28 18:13:36技术图书徽章
日期:2014-02-21 09:30:15酉鸡
日期:2014-01-14 11:12:49天蝎座
日期:2013-12-09 17:56:53平安夜徽章
日期:2015-12-26 00:06:30
2 [报告]
发表于 2009-08-27 09:06 |只看该作者
这个比较麻烦,因为/dev/sda等文件都是linux内核自动分配的。很难固定下来,除非你更改加载SCSI卡驱动程序的顺序,让内置硬盘连接的SCSI卡比外接磁盘阵列连接的SCSI卡的驱动模块先加载到内核,这样就能保证/dev/sda总是指向内置的硬盘。但依你目前说的情况,两个raid卡,同样的芯片组.恐怕达不到。

udev是可以做到不管设备连接的顺序而维持一个统一的设备名,但实际上,udev是通过对内核产生的设备名增加别名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的
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制定udev规则,让udev除了产生/dev/sda设备文件外,另外创建一个符号链接叫/dev/internalHD。这样,在fstab文件中,就可以用/dev/internalHD来代替原来的 /dev/sda了。下次,由于某些原因,这个硬盘在内核中变成了sdb设备名了,那也不用着急,udev还会自动产生/dev/internalHD这个链接,并指向正确的/dev/sdb设备。所有其他的文件像fstab等都不用修改。

论坛徽章:
0
3 [报告]
发表于 2009-08-27 12:51 |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HH106 于 2009-8-27 09:06 发表
这个比较麻烦,因为/dev/sda等文件都是linux内核自动分配的。很难固定下来,除非你更改加载SCSI卡驱动程序的顺序,让内置硬盘连接的SCSI卡比外接磁盘阵列连接的SCSI卡的驱动模块先加载到内核,这样就能保证/dev ...


你说的是没有错的,
所以我想知道是否有人能实现上边的功能,毕竟这也是个常见问题,
如果卡不同通过更改modprobe.conf来调整驱动别名的位置再做initrd就可以实现,这个我做过

我增加了一个硬盘,内核将其命名为sdb,我尝试写了一条规则将NAME=sdc,并用LAST_RULE将后续的匹配终止,用udevtrigger将其生效了(也重启过),在用fdisk -l的时候是看不到sdc的,也只有sdb,但在dev下边存在sdc,并可以分区,用fdisk可以产生sdc1,同时也产生sdb1了,但无法对sdc1进行mkfs,提示磁盘明显不存在,

问题
1,为什么仍有/dev/sdb的命名?规则中已经LAST_RULE了,50规则找到sdb也不该来匹配他,
2,格式化sdc1为什么不生效,难道是因为sdb是内核的命名,而udev定义的别名是用户模式?内核无法识别?
但udev的用法不就是建立在可以给内核所识设备来定义别名的基础上吗?
3,利用udevinfo可以查看磁盘的detail来定义rule,NAME定义的是我们自己要在/dev下看到的名字,但内核的名字也出现在/dev下边,内核的命名是必须在/dev下生效的呢?还是否需要重新写一套完整的规则来替代50规则?

以上思路有问题的地方,希望知情者帮忙指正并给小弟以正确方向,thx

论坛徽章:
0
4 [报告]
发表于 2009-08-27 12:57 |只看该作者
SYMLINK是符号链接,但NAME是我们定义在/dev里边生成的,难道这个也叫符号链接?

论坛徽章:
0
5 [报告]
发表于 2009-08-27 13:19 |只看该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
论坛徽章:
0
6 [报告]
发表于 2009-08-27 15:28 |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notnumb 于 2009-8-27 13:19 发表
http://kbase.redhat.com/faq/docs/DOC-7319
How can static names be assigned for SCSI devices using udev in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?

http://kbase.redhat.com/faq/docs/DOC-4202
How can persis ...


http://www.reactivated.net/writing_udev_rules.html

I know how to write the udev rule and know how to name a symbolic link for a device,example:cdrom and usb flash,
but do u really apprehend my aim and read my questions? thx

楼上的哥哥,你的链接对我的问题不起作用,符号链接我可以实现为myosdisk,没有问题,我需要在系统下显示本地磁盘为sda,以及如何屏蔽/dev中kernel的命名,请问如何实现?

论坛徽章:
0
7 [报告]
发表于 2013-11-20 22:03 |只看该作者
我也还没解决这个问题,存储老和本地硬盘抢sda,开机速度都好事,现在只能先进系统再接sas线

论坛徽章:
0
8 [报告]
发表于 2013-11-20 23:06 |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inpool 于 2013-11-20 23:08 编辑

这种情况建议用
/dev/disk/by-uuid
/dev/disk/by-id
/dev/disk/by-path
其中之一指定硬盘,就没有sda和sdb的问题了。

论坛徽章:
0
9 [报告]
发表于 2016-01-13 11:43 |只看该作者
分享一下我的经验,我的设备是通过如下搞定的:
1、新增文件:/etc/udev/rules.d/20-persistent-udev.rules
2、规则如下:
  1. KERNEL=="sd?", SUBSYSTEM=="block", SUBSYSTEMS=="scsi", ATTRS{model}=="ST1000DM003-1ER1", ATTR{size}=="1953525168", NAME="sdb"
  2. KERNEL=="sd?", SUBSYSTEM=="block", SUBSYSTEMS=="scsi", ATTRS{model}=="Logical Volume  ", ATTR{size}=="232421376", NAME="sda"
  3. KERNEL=="sd?*", SUBSYSTEM=="block", SUBSYSTEMS=="scsi", ATTRS{model}=="Logical Volume  ", ATTR{partition}=="1", NAME="sda1"
  4. KERNEL=="sd?*", SUBSYSTEM=="block", SUBSYSTEMS=="scsi", ATTRS{model}=="Logical Volume  ", ATTR{partition}=="2", NAME="sda2"
复制代码
3、重启后之前的启动盘sdb已顺利变为sda,达到预期效果

评分

参与人数 1信誉积分 +6 收起 理由
yjh777 + 6 赞一个!

查看全部评分

论坛徽章:
3
水瓶座
日期:2014-03-25 17:08:042015亚冠之塔什干棉农
日期:2015-08-10 10:45:122015亚冠之萨济拖拉机
日期:2015-08-13 16:05:24
10 [报告]
发表于 2016-01-14 18:55 |只看该作者
修改一个/etc里的udev rule,然后执行命令udevadm trigger就好了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

  

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.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-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: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@pcpop.com 17352615567
未成年举报专区
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  联系我们:huangweiwei@itpub.net
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

清除 Cookies - ChinaUnix - Archiver - WAP - TOP